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子午流注是什么梗,子午流注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!
本文目录
[One]、子午流注是什么意思
子午流注是指十二经脉的气血流入的时间规律,每天有12个时辰对应的人体12条经脉,在不同的时间,经脉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,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症在不同的时间用针进行治疗。在治疗后也要注意保暖,不要让自己受凉,这样也是会引起身体其它疾病的。
[Two]、什么是天机不泄录
“不可泄露”;更多是说“不可能泄露”,泄露出去别人也不相信啊;至少两个层次:〖One〗、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必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为道;〖Two〗、第二个层次,瞽者难示之以颜色;聋者难示之以声音;难道只有视听有聋哑吗?在闻道这件事上,一定也是有的啊。所以“不可泄露”,你就是泄露了,对方没有这个器官;没有这个“频率”,接收不到,和没有泄露,又有什么区别呢?分享下还没有写完的个东东:怎样背诵道德经黄帝阴符经 开始打算受《黄帝内经说什么》系列的启发,命名为《道德经说什么》、《黄帝阴符经说什么》;转念,都是“强名之”,就用切口更小,自己相对好把握的“怎样背诵”吧。 人是两头烛,也是两头树;为烛两头烧,为树两头饶。 不烧难以明,但忌烧太过;玄览何丰饶,往圣当参照。 《黄帝阴符经》虽然“阴符宝字愈三百”,只有短短三四百字,但是并不很好“逻辑清晰”地背诵,原文本意不在逻辑,甚至就是要缺省许多种种,来让后人好参悟——自己勘破的才是更好的。我从2012年7月,到现在2015年4月,大概两年半的时间,反复阅读(中央编译出版社《黄帝阴符经集注》,轩辕黄帝撰,常秉义点批)、注解、从生活中的事理旁通,突然有兴,试着写一写。 三篇的“落点”可能分别在修炼、盗机、大象 修炼也就是修行,不光行,修于行止,很多时候“止”比行更难,也更有长效。上篇修炼如果是“为什么要修行”、“大概怎样修行”,中篇盗机也许是“怎样持续修行”,下篇“大象”就要更超越些;类似于《道德经》所说的:执大象,天下往,往而不害,安、平、泰。 从文本上说,阴符经上篇最后一句“知之修炼,谓之圣人”,知什么“之”呢;知的“之”,远一点是整个上篇;我将之大致“再概括”为: 尽亦为不尽;见五亦见贼;在手亦放手;定天与定人;坏与修同机;杀与生同变;故修炼之生灵:伏藏其性、静返三要、祸奸两消。 上篇 〖One〗、尽亦为不尽—— 首句: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,尽矣。 我过去读的时候注解了两层意思:以其尽,而朴,而止;以其未真尽,世间法有尽,世外法无尽,而修,而行。 《道德经》:“不窥牖,见天道”;“出之愈远,知之愈少”;和本首句,可以一并看;“观天之道”,五运六气、天干地支等等;还要“执天之行”。 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,道法“自然而然”。“天之道”,利而不害,天道不仁也不恶。人之道,损不足而补有余;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——天道是比客观规律还“客观规律”的,是能难把握又可以去慢慢体会的。 〖Two〗、见五亦见贼—— 故天有五贼,见之者昌。 我过去读的时候注解了两层意思:五行很难得一见,“贼”般的行踪,见踪影,见了很昌明和幸运;同时,越好的东西越要防过量,以五行为“五贼”,防太执于五行、偏于五行。中医里也将偏现于五行则病,这也是一种天人合一——天地中有五行而常隐,人身中也有五行而常隐。 〖Three〗、在手亦放手—— 五贼在心,施行于天。宇宙在乎手,万化生乎身。 “强名之”,比如一个圆圈(季节、时辰、生命周期等),把左、上、中、右、下分成五个部分,那就是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;这是五分法,六分可以不可以呢?十二分可以不可以呢?二〖Fourteen〗、分、六〖Fourteen〗、分可以不可以呢?都是可以的,只是出于一些考虑,“五贼在心”——但是“施行于天”,其运转,不因为我们给它起名字为五贼、或者六亲,自有其流转所在。 之前说的“见之者昌”,有多“昌”?宇宙在乎手,但是请注意,这在乎手比较好是“掌观”而非“掌握”,人也蛮容易膨胀的,如果太要“掌握”,就会“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”,就会“知也无涯,以有涯遂无涯,殆矣”。“万化生乎身”,这里隐含的意思,人的身体里面,本来就有“万化”,万般造化生长的可能性,只是绝大多数人、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太重视之而已。 以上这几句,是大纲领、高门槛,也是让人开始读的“引子”;大纲领,一个观、一个执,就是总,后面都是怎么观,怎么执的分;高门槛,“五贼”两个字,都已经是好多本书的容量了;“也是引子”,无论什么书,经文,都先得告诉人家读这个还是挺好的,“吆喝”一下。《道德经》说可道之道,非常道,但为“众妙之门”,《黄帝阴符经》说“见之者昌”,“万化生乎身”。 〖Four〗、定天与定人,坏与修同机—— 天性,人也;人心,机也;立天之道,以定人也。 在“吆喝”与这一句之间,跳跃是蛮大的。 “天人合一”,是衔接到这一句的关键;有从天到人,也有从人到天。“天性,人也”,大道散而为五行,不用腹诽这一散是应该还是不应该,总体上是应该的;天道这一散,散成什么样子呢?散成万物,散**;“天性,人也”,人是天性的一个“小小”的投射。“何谓生?有私,生息轮回者为生。何谓灵?知我,可行逆天者为灵。”逆天,不是把天逆反了,而是逆己顺天,逆流而上近于天、合于天。为什么呢,后面阴符经中篇一开头就有写,“天生天杀,道之理也”。 “人心,机也”,坏与修同机;人放任妄心,是机,比如生、长、化、收、藏太过或不及;人修行止近天亦是机;故,人心,机也。“立天之道,以定人也”,怎么“定人”呢,古人云“存其心,养其性,所以事天也”,仁义礼智信都是“性”,过喜、过怒、过哀、过乐、过好(偏好)、过恶(憎恶)都是“情”,性胜情则治,情胜性则乱。存心而不过用心,养其性而不过任性;过于用心则心火外炎,不能潜入下方为“水火既济”温润全体;过于任性,则生生克克,不能五行流转,《黄帝外经》所云:相生故相克,不克故不生。 〖Five〗、杀与生同变—— 天发杀机,移星易宿;地发杀机,龙蛇起陆;人发杀机,天地反覆。天人合发,万变定基。 前文说“人心,机也”。人为小天地,具备天、人、地三才;那么就把这三才的“生杀同机”都演绎一遍。所谓生杀同机,一个大坝如果有漏洞,“杀机”当然是这个漏洞;但是如果找准了,用合适的方法堵住了,还触类旁通把类似的可能出现的隐患也都排查了,那“生机”也就是这一系列行为。之所以说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”,就是补漏洞的“生机之法”,而人之道,损不足而补有余,在漏洞边挖,去填补更强的地方,表面风光,内在凄苦而且不长久。事有反常必为妖,妖而不亡可以久。 “天发杀机,移星易宿”,古代就有观星之说;“地发杀机,龙蛇起陆”,地震,还有大蛇起陆;另外,人的下焦对应地的话,肾对应的坎水里面的“真阳”,也是可以“起陆”的龙蛇,若为凡欲则起陆过度,若为“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”则起陆蛇化蛟、蛟化龙、龙进一步衍化。 “人发杀机,天地反覆”,这是写本文《怎样背诵黄帝阴符经》的时候才想到的:阳乾为天,阴静为地;当下为地,未来为天;地静而天阔,这是恬淡虚无的常态。如果当下“竞逐荣势”(《伤寒论序》)太过,耗阳反而颠覆为当下,阴成形反为未来;天地反覆,殆矣。 “天人合发,万变定基”,这里的合发,发向顺败是,发向逆成也是;还有一种“成败之间”的,比如天发而人不发,或人发而天不发。例如一件事情,有决心了、有相关事项都考虑清楚了、而且做了一段时间很适应了、内外各种关联事情都协调了,大概可算“天人合发,万变定基”。寸田尺地可筑基,定基了还不是万事大吉,还有很长的路,悠然又谨然,勤又不勤的前行。 〖Six〗、伏藏其性、静返三要—— 性有巧拙,可以伏藏。 拙也伏藏,巧也伏藏;拙常不足,巧常有余。“三光沉沦性自圆”,水生木,水为润下为闭藏,体柔伏刚,伏藏得久、足了后,才能生(木主生发)出真性情来。与“真”相对应的是什么呢?是邪,所以,下一句是: 九窍之邪,在乎三要,可以动静。 古人云“三要者,目、口、阴也。此三窍最易起邪,动则随流,静则返本。”九窍为九凡窍,凡窍不闭,玄窍何从开?阴符经下篇开始所言“利绝一源,用功十倍”,凡窍与玄窍也遵守这样的规律;打坐、站桩、太极、风摆荷叶等,都是闭凡窍,启玄窍;——当然“利绝一源,用功十倍”这个规则也有“利”,更高层次是把这个利也绝掉,那是后话,也是下篇着重说的了。如同学骑车或开车,初学都是收敛神气,精神只放在这一件事上的,熟了,才又做这事,又做那事。 〖Seven〗、祸奸两消—— 火生于木,祸发必克;奸生于国,时动必溃。知之修炼,谓之圣人。 温古而知新,这次温古起码知道了两个新,一个新是“祸”和“奸”的区别,两者都是患、邪;外邪或为祸,内邪或为奸。二个新是看到“谓之圣人”,今年在《五行大义》中,二十五“层”人的四种秉气的划分中,把圣人之上有至人、修人、真人;那么,上篇的落点在“修炼”和“圣人”,中篇和下篇会不会落在“至人”和“真人”呢?中篇结尾“其盗机也,天下莫能知,莫能见。君子得之固躬,小人因之轻命”。很有些以“君子”代寓“至人”。下篇结尾“阴阳相胜之术,昭昭乎进乎象矣”,与《五行大义》“真人者,性合乎道,有若无,实若虚,明白太素,至极弊然无为,故曰真人”,有所近。 中篇 ——以上篇为基础,上篇是“时点”的修行止,各个散点的时点,那么,中篇是连续的时间,“日月有数,大小有定”,这就类似于《黄帝内经》的四季调神;“食其时,百骸理;动其机,万化安”,类似与“十二时辰子午流注”;当然不全是。 为什么说是承接上篇呢?上篇巧拙皆藏,祸奸两消后,看待盛衰、得失、甚至死生,才比较容易有“平常心”。 中篇一开始“天生天杀,道之理也”,生杀同理,顺逆成理;顺生难生,有生必有生、长、化、收、藏;节嗜欲、节交游、在大自然中质朴任成,则如《庄子》言:生生者不生,杀生者道之理。又如《道德经》言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,天地不仁,天地又岂恶乎?同理,天生天杀,道之理也;天不生,天不杀,岂非亦道之理乎? 下篇………………
文章分享结束,子午流注是什么梗和子午流注是什么意思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?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!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rewenhao.com/SuGM7qWBZk.html